跳转至内容页
打开网站导航

高效模拟专家的 7 大习惯

文章

将模拟作为连接课堂和现实临床表现之间的桥梁。

使用模拟有诸多益处。不论是在模拟急诊室、重症监护室 (ICU),还是在产房进行培训,模拟均传授了大量知识和经验,避免病人或医疗护理人员处于危险之中。每一位医疗护理专业人员都需要进行体验式学习,但鲜少获得此类机会。

对于实施模拟培训并获益的机构而言,启动一项有效项目的七大秘诀是:

 

1. 以始为终

模拟可能涉及到一些相当复杂的设备,但在开发模拟培训项目时,无需将此过程过度复杂化。在最初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可避免困惑和日后返工。更重要的是,目标可以帮助管理期望和资源投入。1

您的模型可能是一项巨大工程,但如果您错过预期目标,您的付出很有可能并无成效。

Aust, S., Ensuring a Successful Simulation Modeling Project, Quality Digest

2. 坚持您的学习目标

例如,如果您的目标是让参与者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术 (CPR),则无需纳入设备故障或在混乱的火灾现场操作等复杂模拟病例。保持专注,将全部决策与您明确的学习目标予以对照。“此特征对我们的预期目标起支持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3. 分享应如何将学习应用于工作

导师需要确切了解参与者想要从模拟中学会并应用于临床的内容。这将有助于促进目的感,致力于学习并记住信息。

如果期望学员完成心脏评估,需阐释其中含义。是否期望学员听辨各类心音,将病人连接至监护仪并解释其心电图规律,和/或获得病人相关疾病史和用药史?导师对学员的期望不尽相同,因此将其具体化可减少分歧。2

4. 利用短期收益的力量

模拟专家认为为模拟制定案例意味着更快更好地展示投资回报率。通常而言,他们转向柯氏模式是为了展示值得投资模拟培训的原因:3

就短期收益进行有效沟通可促进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鼓舞其热情与斗志。它也说明了员工参与与投资回报率之间的联系,并从实际的角度展现出模拟如何能够传递即时价值。

5. 考虑教员发展

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课堂设置不同,使用模拟的教学以学员为中心,教师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导师的角色4。这是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要求不同类型的教学。这意味着教员发展成为每一个有效模拟程序中的关键部分。

6. 创建旨在自我反思的模拟

设计一个成功评估报告环节,根据之前设立的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如果您已经确定了关于掌握特定技能或团队行为方面的目标,例如,您的评估报告环节将让您衡量参与者表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应采取何种措施来缩小已发现的差距。

7. 识别表现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以指标为基础的模拟确保您的培训环节多于仅作为模拟的临床“经验”,因为可以客观地衡量其进度。识别您将要衡量的内容和和衡量的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需专注于应完成的内容及其顺序,同时也应旨在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失误。5

 

将最佳实践应用于您的模拟实践

模拟是一项巨大的时间、资金和资源投资,但是您学员的收获将价值无穷、无比宝贵。通过遵循模拟专家所建议的最佳实践,您将学会着手创建一项模拟程序,该项目会在未来几年为您带来收益。

参考

1. Aust, S., Ensuring a Successful Simulation Modeling Project, Quality Digest, http://www.qualitydigest.com/nov00/html/simulation.html
2. NetCE, Teach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Using Simulation, (2015),http://www.netce.com/coursecontent.php?courseid=1180
3. Kirkpatrick, J. and Kirkpatrick, W.,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work Kirkpatrick model.(2015) The One and Only Kirkpatrick, www.kirkpatrickpartners.com
4. Jeffries, P.,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Simulations Used a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 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 March / April Vol.26 No.2
5. Gallagher, A., Metric-based simulation training to proficiency in medical education: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2012), 81(3): p 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