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meter 2 设备和应用程序介绍
1:14
在心脏骤停的早期关键时刻,CPRmeter 2 通过实时反馈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参数来帮助急救员优化心肺复苏术表现。
始终如一的质量
事实证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这已经形成了明确共识。1,2但是,您如何知道您的团队在对患者进行按压时,手法一致且优质呢?CPRmeter 2 是一个简单工具,您可以用它来确保现场所有急救人员都能对患者施行高质量的按压。3,4在实施心肺复苏术的过程中,CPRmeter 2 提供按压频率 (cpm)、深度 (mm)、释放 (g)、按压次数和非活动时间的实时测量反馈,同时还使急救人员能够利用项目统计数据自我评估其表现。
CPRmeter 2 + CPRmeter App
The CPRmeter 2 with Q-CPR® technology provides real-time coaching and summative feedback to help rescuers optimize CPR performance in a clinical setting.
Combined with CPRmeter App, organizations can drive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with detailed and sharable insights on CPR performance, such as compression depth (mm), release (g), rate (cpm), duration of the session, and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The CPRmeter App allows post event debrief and share/export statistics to allow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data.
通过在应用程序中进行视图旋转,急救员可以评估临床或培训表现中的视觉反馈数据。此详细视图可帮助提供有关CPR基本参数的表现见解。此外,急救员可以注释重要事件,例如标记自主循环的恢复。
对心脏骤停的反应系统会有所变化,但我们知道启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越快,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机会就越大。5 为一线团队配备 CPRmeter 2 有助于确保整个复苏项目达到高质量,同时通过客观的反馈补充正在进行的改进项目。3,4
在项目之后轻轻一触即可查看按压方面的关键表现统计数据。复苏反应现场往往有救援人员忙碌不停。即时访问客观的关键绩效指标可以促进快速反馈和评估报告,这已被证明可以改进表现和效果。6,7,8
全新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更大、更亮的显示屏
简单的清洗和消毒方法
采用 7 号电池,续航时间更长
低拥有成本
快速无线软件更新
CPRmeter 2 有两个嵌入式传感器:一个测量加速度,另一个测量力度。精密的微处理器在每次按压过程中连续测量这两个参数,特殊算法将收集的数据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
加速度计在每次按压过程中测量胸壁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并将其转换为行进的距离。力度传感器测量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施加的力度并且可用于多种用途,最重要的是检测压力是否在按压之间完全释放,即提供有关急救员是否在心肺复苏术过程中出现倾斜的反馈。
CPRmeter 2 利用 Philips MRx、Philips XL+ 和 Philips FR3 除颤器中的相似 Q-CPR 技术。
CPRmeter 2 是目前专为用于 8 岁以上儿童而设计的。
根据适当的除颤程序规定,在除颤过程中或者另有要求时,CPRmeter 2 可以在需要电击时持续用于病人的胸部,但是应该停止按压,双手脱离 CPRmeter 2 并且避免接触所有与病人相连的设备。
您应该关掉模型提供的反馈。CPRmeter 2 是一种医疗设备,专为向施救者提供心肺复苏术指导而设计,适合用于具有各种复杂胸部特性的各类病人。心肺复苏术模型往往具有简化的胸部机械模型,适合用户进行心肺复苏术训练。因此,这两种模型往往具有不同的测量技术和公差,难以进行比较和按照提供的两组反馈操作。
CPRmeter 2 不适用于移动环境,如救护车。如果在运输病人过程中使用,CPRmeter 2 可能会提供不准确的反馈。如果在移动环境中指定采用心肺复苏术,此类情况下不要依赖 CPRmeter 2 深度反馈。不需要从病人身上取下设备。
可以,CPRmeter 2 具有 IP 55 防护等级。
可在有限程度上防止灰尘进入。
防御来自任何方向的高压水流。
CPRmeter 2 持续监测其 2 节 7 号电池的功率。如果剩余功率小于整个心肺复苏术项目所需的功率,在心肺复苏术项目过程中将会显示低电池电量指示灯。电池应该至少为 10 次 30 分钟的连续心肺复苏术持续供电。如果 CPRmeter 2 保持在待机模式,电池的续航时间应该为 2 年,并且能够为 2 次 30 分钟的心肺复苏术持续供电。我们建议 CPRmeter 2 配套使用高质量的碱性电池。
在 CPRmeter 2 关掉时,会保存心肺复苏术项目统计数据。再次启动时,可以查看保存的心肺复苏术项目统计数据。在新的心肺复苏术项目中使用 CPRmeter 2 时,先前项目的统计数据会从“快速查看”中删除,新项目的统计数据会显示在 Q-CPR“快速查看”中。
Q-CPR 是由 Laerdal 开发的商标技术平台,可帮助培训导师在真实急救情况下提供优质的心肺复苏术指导。该技术提供对基本心肺复苏术参数的客观测量和纠错性反馈,以及为后续评估报告或分析提供参数记录。
应该在临床使用后更换病人胶带,或每两年更换一次。
这款手机应用的目的是让用户能够更详细地了解情况,准确的数据便于访问、存储、共享和可视化。
只需点击几下,您就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立即访问深入的情况汇报,并与您的团队或质量经理共享。
此外,如果你想分享你的表现,你会得到一份包含以下内容的 ZIP 文件夹:
实体
重量
192 克(6.8 盎司)
尺寸 HxWxD
154 毫米 x 65 毫米 x 26 毫米
坚固性
IP55 和 0.5 米跌落测试
操作
显示尺寸
28 毫米 x 35 毫米
类型
TFT 显示屏
分辨率
128x160 像素
显示屏指示灯
低电量
屏幕上的低电量小图标(打开)
屏幕上的低电量大图标(关闭)
设备错误警告
黄灯(常亮或闪烁)
所需服务
扳手图标
心肺复苏术目标
按压深度
≥ 50mm (2”) ± 10%
按压释放目标
< 2.5 千克(5.5 磅)
力:+ 1.5 千克至 -2.0 千克
(+ 3.3 磅至 4.4 磅)
按压频率目标
100 至 120 次/分钟 ± 3 次/分钟
按压计数器
1-999(5 秒后重置)
电池
类型
2 x 1.5V AAA
容量
至少为 10 次 30 分钟的心肺复苏术持续供电
待机续航时间
2 年(两年后能够至少为 30 分钟的心肺复苏术持续供电)
数据
数据存储
300 分钟的数据或 20 个心肺复苏术环节
数据传输
蓝牙智能
环境条件
储存温度
-20° 至 70°C(-4° 至 158°F)
相对湿度
5% 至 75%
工作温度
0° 至 50° C(32° 至 122°F)
相对湿度
5% 至 95%
患者胶带
尺寸
39 毫米 x 90 毫米
材料
泡沫垫每侧有生物相容性胶带。
保存期
用于 CPRmeter 时为 2 年,或包装未开封时为 4 年
保修
一年。详情请参阅《Laerdal 全球保修》条款和条件
EMC 分类
符合 IEC 60601-1-2 和 RTCA/DO-160F 标准
1.Steven L. Kronick, Michael C. Kurz, et al Part 4: Systems of Care an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15;132:S397-S413
2.Nichol G, Thomas E, Callaway CW, Hedges J, Powell JL, Aufderheide TP, Rea T, Lowe R, Brown T, Dreyer J, Davis D, Idris A, Stiell I; Resuscitation Outcomes Consortium Investigators. Regional vari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cidence and outcome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AMA. 2008;300:1763]. JAMA. 2008;300:1423-1431.
3.Buleon, J. Parienti, J-J, Halbout, L., et. al.(2013) AJEM; Improvement in 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 using feedback device (CPRmeter):a simulation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4.Skorning, M., Beckers, S.K., Brokmann, J.C., et al. (2010), Resuscitation; New Visual Feedback Device Improves Performance of Chest Compressions by Professionals in Simulated Cardiac Arrest”
5.Link MS, Atkins DL, Passman RS, Halperin HR, Samson RA, White RD, Cudnik MT, Berg MD, Kudenchuk PJ, Kerber RE. Part 6: electrical therapies: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defibrillation, cardioversion, and pacing: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10;122(suppl 3):S706 –S719.
6.Edelson, D. P., B. Litzinger, V. Arora, D. Walsh, S. Kim, D. S. Lauderdale, T. L. Vanden Hoek, L. B. Becker, and B. S. Abella. 2008. Improving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process and outcomes with performance debriefing.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8(10):1063-1069.
7.Zebuhr C, Sutton RM, Morrison W, Niles D, Boyle L, Nishisaki A, Meaney P, Leffelman J, Berg RA, Nadkarni VM.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debriefing after pediatric cardiac arrest. Resuscitation. 2012;83:1124-1128.
8.Dine CJ, Gersh RE, Leary M, Riegel BJ, Bellini LM, Abella BS. Improv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and resuscitation training by combining audiovisual feedback and debriefing. Crit Care Med. 2008